圓光學報第23期精采內容--歡迎線上閱讀
於 2014-7-24 (1691 次閱讀)
圓光學報第23期精采內容簡介
本期103年6月出刊,收錄四篇學者教授之佳作,文章性質含原著及翻譯各二篇。文章內容自初期佛教有我、無我之辯論,至大乘佛教天台、唯識、中觀之義理,又涉及人物之研究等,充分顯示多樣特色與豐富內容。刊登順序及題目如下:
1‧有我論和無我論的辯證。
2‧智者大師後期著作之天台宗修行法門。
3‧唯識學與中觀學在台灣之發展---以台灣早期研究著述為主。
4‧德國胡海燕博士三篇法顯研究的中譯。

探討內容含蓋:
1‧日文原作者木村俊彥教授,是日本印度佛教方面非常優秀的學者之一,在法稱思想上的研究,其業績有目共睹。此篇論文雖然簡短,但其內容非常豐富,不僅申論有我論與無我論的內涵、差異,同時也列出其發展的過程,以及相關學者的發表,非常具有參考價值。

2‧本文乃承接前《智者大師前期著作之天台修行法門》之後續研究,從智者大師的諸多著作中,梳理出其教義與修法的進展過程。由於對智者的每個作品,都作了介紹與析論,頗有益於對天台思想---尤其智者大師的思想脈絡,整體性之演變發展情形的瞭解。

3‧作者引美國哲學家柏恩斯坦的詮釋學觀點與術語,探討戰後台灣如何由「超驗主義」的「有相唯識」,去主體中心化到「無相唯識」,再到「非基礎主義」的中觀哲學的歷史軌跡及思想意涵。分別提出楊白衣、印順法師、葉阿月之唯識研究觀點,及印順法師對中觀學之詮釋。

4‧本譯文包含三篇德籍佛教歷史與語言學家胡海燕博士的法顯研究,第一篇德文論文,探究法顯的「邊界」觀念與「越界」敘述。第二篇英文論文,運用德國語言文獻學及佛教藝術史成果,重新詮釋《佛國記》幾個隱晦用語與段落。第三篇英文論文,推論出《佛國記》跋文的作者。

文章整體特色:
1‧本文運用多種梵巴等原典,原典內容分析精要,解讀後之文字精確。由有我論與無後論的發展過程,推論提出法稱所主張的「慾望和輪迴是從有我見開始」的定理,依據的是世親所著的《俱舍論》。「附論」提出法稱在《論諍》中指出的「辯論者的負處」:如以對方無法理解的事,或對方不知道的教義上的欺瞞,作為根據的辯證,使對方無法提出反論等是不可以的。作者提出「傍論」之詞彙,以解說論者的負處。整體而言,具有相當高的學術性貢獻,亦可為台灣佛學學術界帶來一些研究上的刺激。

2‧本文研究進路採文獻閱讀與分析方式,非屬窄而深的專門研究,係是廣而博的綜合歸納式研究。相當平實地就每部智者的作品進行析論,非於天台思想具有宏觀,且曾整體歷史性觀察與考核者,難以勝任。對於智者修行法門的演變,找到較為細密的證據,特別指一心三觀的形成,在後期思想中,由摩訶止觀才告成熟。此對於欲深入天台文獻以進行研究的學者,具有指引之功能。最重要的是對智者文獻的深入與闡明,在綜合整理及比較觀察上,文字通暢且具有個人見識,此部分相當值得肯定。

3‧本文之研究從當代哲學思潮之演進過程,看待台灣唯識與中觀之發展軌跡,具比較哲學之創新性。指出早期研究者:楊白衣接近安慧一系的「無相唯識」,印順法師較接近「無相唯識」一系的說法,葉阿月則以思想史與系統並俱的角度來探討三性思想。印順法師的中觀學旨趣是以月稱中觀應成派的非基礎主義為「真理」所在。文筆流暢達意,組織架構完整,全文能掌握唯識與中觀在台灣發展之大體,及掌握重要方向。對唯識與中觀義理之理解與掌握得度,對相關學者之著述論介與評價得宜,能適度表達唯識與中觀在台灣之發展梗概。

4‧譯者以嫺熟的德文和英文功底,以及廣泛的佛學造詣,成功的翻譯出德籍胡海燕博士分別發表於:2010年﹙德文/德國﹚、2011年﹙英文/日本﹚、2013年﹙英文/日本﹚的三篇法顯專論。譯文本身平實通順,合於信達之翻譯原則。雖為翻譯之作,但可開拓《佛國記》研究之視域,兼有引介歐洲漢學之功,具有一定程度的貢獻。在中國佛教史上《佛國記》是一部重要的著作,但是,《佛國記》的研究在國內或兩岸都相對稀少,而本文所翻譯的三篇相關論文,介紹了胡教授的考察角度與研究方法,對國人而言,深具開拓意義,其學術貢獻亦在於此。
(文: 學報執行編輯 釋證淨)

goto1線上閱讀圓光學報第二十三期
Printer Friendly Page Send this Story to a Friend Create a PDF from the article

show bar